2020年6月10日,四川省科技廳組織專家組,對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牽頭,四川李記醬菜調味品有限公司、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、四川大學、四川省農業科學院、成都市農林科學院、成都海科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、四川東坡中國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、四川高福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“中國泡菜現代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集成與示范(2016NZ0007)”進行了驗收。
驗收專家在審閱資料的基礎上,經過質詢和討論,分別從技術和財務兩個方面給出了評價:該項目全面完成了任務合同目標,部分指標超額完成;金使用合理,做到了專款專用;該項目不僅在執行上見實見效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泡菜產業的發展,有顯示度;一致同意通過驗收。其驗收意見附后。
泡菜首席專家(項目負責人)陳功召開了會前會并參與了驗收,省食研院食品分院副院長(泡菜研究院執行院長)張其圣、省食研院財務部主任助理何啟航、泡菜研究院伍亞龍、吉香居公司研發部經理顏正財、李記公司財務主管魯庭澤和研發經理徐飛及詹軍、省農科院宋占峰等代表項目組向主審專家作了詳細的匯報。此次驗收組專家共有7位,其中劉達玉為技術主審專家,顧華為財務主審專家。
附:
專家驗收意見
1.項目承擔單位提供的驗收資料齊全,符合驗收要求。
2.項目圍繞四川安全優質泡菜及其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展開研發。(1)篩選保藏微生物3000株以上,完成功能評價165株,篩選到高活性高穩定性生產性功能菌株15株,制備出高活性高穩定性功能菌制,活性穩定在1×1011CFU/g以上,建成了泡菜益生菌冷凍干燥性中試示范線1條,乳酸菌劑生產線1條;開發出復合菌劑產品3個,形成功能菌發酵泡菜關鍵技術1項,并試制出功能菌泡菜7個;(2)選育引進泡制蔬菜新品種4個;形成提早進行病蟲害防控的芥菜播期調節高效栽培的關鍵技術1套;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,達2萬畝以上;同時,開展生產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41次,培訓人員1700人次,發放技術資料1850冊;(3)研究完成低鹽泡菜生產關鍵技術、酸鹽水回收利用技術、泡菜酸奶制備技術、基于物聯網傳統發酵食品冷鏈貯運示等技術22項;開發出泡菜新產品20個,在企業轉化生產6個,其中3個新產品完成上市,酸鹽水回收率達到8%以上,建立了“博試質控追溯系統”等。
3.項目實施構建了一批研發及產業化實體。牽頭構建了成果轉化平臺;建成了泡菜微生物菌種資源庫(眉山分庫)。開創性地引入多種現代研究技術手段,系統解析了傳統泡菜和現代工業泡菜的發酵過程,研究了泡菜的營養健康和安全性,為泡菜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大量理論基礎,形成一批重要成果,申請17項,已授權6項,發表論文26篇(SCI有7篇)、完成《泡菜加工學》專著1部,完成成果鑒定3項。建成了現代泡菜現代加工、乳酸菌發酵泡菜2條生產示范線,1條低溫冷鏈生產貯運示范線,在天貓、京東、淘寶 等線上平臺建立渠道,創立“吉香居鮮泡鋪子”等,社會經濟效益顯著。